文化中国行丨遇见三苏祠 聆听“一门三杰”背后点滴故事
(原标题:文化中国行丨遇见三苏祠 聆听“一门三杰”背后点滴故事) 四川省眉山市,一门三杰古称眉州,文化位于眉山城西南的中国天水市某某路桥科技制造厂三苏祠,是行丨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祠苏辙父子三人的聆听故居。“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三席,背后特别是点滴苏轼,一生作品流播广远,故事影响至深。一门三杰
走进三苏祠,文化映入眼帘的中国天水市某某路桥科技制造厂是两棵古银杏树,红墙环抱,行丨竹掩茅舍,苏祠碧水环萦,聆听生机盎然。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研究员 徐丽:三苏父子无论是他们的人,还是他们的文,都值得后世所敬仰,他们的魅力是千年的。我们学习三苏,来加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去感受我们千年的历史。
“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人们景仰苏东坡,赞誉他的才情横溢,更敬佩其淳厚家风。
苏轼兄弟幼时顽皮,喜欢逗玩在低树上筑巢的鸟雀,母亲程夫人知道后教育二人,要有仁爱之心,不残鸟雀。这些点滴,影响着苏轼,为官之后,他始终坚守忧国亲民、以民为本的治理思想,为所到之处的老百姓办了大量的实事。正是苏家代代传习的“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家风家教,才成就了这“一门三杰”“是父是子”的佳话。
四川省苏轼研究会副会长 刘清泉:“是父是子”即俗语所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是说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
如今,三苏祠内保存有16处古建筑及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等苏家遗迹。前来研学的孩子们,认真聆听三苏故事,诵读三苏家训,领略三苏精神。
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三席,特别是苏轼,一生作品广为流传。苏轼酷爱竹,曾说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苏轼看来,竹代表了坚韧不拔、虚心谦逊、高风亮节、淡泊宁静的情操。三苏祠处处栽竹,有“三分水,二分竹”之称。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馆长 陈仲文:“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三苏父子的成才之道,从根本上来讲,应该是得益于良好的家教家风。从修身到齐家到治国到平天下,这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入世之道,也是我们当代人成才、干事、创业之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三苏文化得以赓续传承,在以“东坡”为名的眉山市东坡小学,苏轼的诗词被写进读本,编成朗朗上口的歌曲,孩子们每天还会集体跳起独创的东坡诗词操。
眉山市东坡小学党总支书记 杜科:活动是育人最好的载体,苏东坡这本厚厚的百科全书,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弘扬东坡文化,传承东坡精神,进一步增强人文底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微特稿·社会与生活】氧气面罩恐失效?美国下令检查逾2600架波音737
- 17岁羽毛球小将张志杰离世,“埃里克森式奇迹”为何没能再现?
- 菠萝扎嘴要泡盐水?这样才是更好的方式
- 鸿蒙MPV或由智界首发 定价50万级 明年上半年上市
- 降薪比例最高30%?南威软件回应:情况属实
- 三伏天如何调节饮食作息、科学养生?
- 北京楼市,五环外有所升温
- 时隔10年全胜出线,中国男篮收获了什么?
- 飞机起飞,4名贵宾室旅客被“遗忘” 机场?当事人发声
- 身心状态良好 神舟十七号乘组太空归来后正式亮相
- 考后“真空期” 专家支招做好心理调适
- 初二孩子变成“小刺猬”,该如何破局
- 男子拳击课后猝死,又是谁的“锅”?
- 身心状态良好 神舟十七号乘组太空归来后正式亮相
- 特斯拉Robotaxi为什么推迟?马斯克回应
- 更智能更舒适 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售18.86万起
- 三亚机场首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正式开通
- 美媒:美国航班上变质食物致超20名乘客生病 飞机紧急降落
- 欧盟对华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作出反倾销初裁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