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告:菲非法“坐滩”军舰严重破坏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觉珵 胡雨薇】在辽阔浩瀚的坐滩南海,美丽的最新重破中国南沙群岛就像一串串晶莹的珍珠星罗棋布,仁爱礁就是报告福建某某建材厂其中一颗。然而,菲非法军过去25年间,舰严礁生菲律宾的坏仁一艘破旧军舰在仁爱礁非法“坐滩”,不仅严重侵害了中国主权,爱礁也对周边的珊瑚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了持续、严重的态系统损害。
本月8日,坐滩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最新重破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研究人员通过卫星遥感和现场调查发现,菲非法军仁爱礁礁坪和潟湖坡区域造礁石珊瑚覆盖面积大幅下降,舰严礁生非法“坐滩”军舰周边降幅尤为明显,坏仁这种长期非法“坐滩”已严重损害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触目惊心,令人心痛。福建某某建材厂”参与此次调查的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高级工程师、航次首席科学家熊小飞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菲方非法“坐滩”军舰对珊瑚的破坏程度和规模是研究人员前所未见的。
仁爱礁珊瑚覆盖面积大幅下降
南沙群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仁爱礁是南沙群岛的一部分。这座南北长约17千米、东西宽约5.5千米的长楔形环礁隶属海南省三沙市。自古以来,仁爱礁水域就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捕鱼场和避风良港。
1999年5月9日,菲律宾海军“马德雷山”号登陆舰以所谓“技术故障搁浅”为由,在仁爱礁潟湖坡非法“坐滩”。菲方此后多次明确表示将拖走该军舰,但25年过去了,菲方不但未拖走该军舰,还企图对其大规模维修加固,实现对仁爱礁永久占领。
非法“坐滩”军舰(红色△)在仁爱礁区位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如果通过无人机等方式从空中俯瞰仁爱礁,在一片湛蓝中,破败不堪的菲方非法“坐滩”军舰与这里的旖旎风光格格不入。事实上,这艘非法“坐滩”军舰也确实在破坏仁爱礁的生态环境。
《报告》称,25年来,非法“坐滩”军舰长期有人看守,菲律宾派出船舶、飞机定期为其补给物资。研究人员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查看发现,舰上人员焚烧和弃置生产生活垃圾、排放污水;菲渔船和舰上人员频繁在仁爱礁海域开展渔业活动;菲律宾非法运送建筑材料,不断对该军舰进行加固,给船体涂刷油漆。2017年以后,菲在该军舰甲板上不断搭建临时设施,约90%的甲板已被覆盖。目前,该军舰船体已经破败不堪、锈迹斑斑,多处出现破损。
非法“坐滩”军舰舰上人员在甲板直接焚烧垃圾(2014年)
种种行为已经对仁爱礁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明显破坏。《报告》发现,仁爱礁礁坪和潟湖坡区域造礁石珊瑚覆盖面积大幅下降,非法“坐滩”军舰周边降幅尤为明显。基于遥感影像底质类型反演结果的计算显示,2024年较2011年,仁爱礁礁盘造礁石珊瑚覆盖面积总体减少了约38.2%,而军舰周边半径400米范围内礁盘的造礁石珊瑚覆盖面积减少了约87.3%。数据还显示,军舰非法“坐滩”的仁爱礁潟湖坡处的造礁石珊瑚种类数和覆盖率明显低于向海坡一侧。
红色框内遍布死亡的珊瑚(无人机航拍)
研究人员在今年4月进行的现场调查中发现,军舰附近存在大量珊瑚礁碎块和死亡的珊瑚。同时,仁爱礁礁区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群结构出现失衡,军舰周边尤为严重。
熊小飞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南海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生态系统。南沙群岛处于全球“珊瑚礁三角区”辐射带,是“珊瑚礁三角区”珊瑚种类向西和向北扩散的必经之地,其珊瑚种类、生物多样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典型的区域代表性。同时南沙群岛也是我国最大的离岸岛礁珊瑚礁集中分布区,南海其他区域造礁石珊瑚种类均来源于此。
《报告》还显示,调查中,所有18个调查站位的海水样品均检出重金属汞、铜、锌和活性磷酸盐,且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军舰非法“坐滩”前的相关历史文献记录。
此外,研究人员在现场还观察到许多菲律宾渔船持续在仁爱礁潟湖周边活动外,所有13个生态调查站位附近的水下或水面均发现有各类人为弃置物,包括渔网、渔线、特殊渔具以及麻绳、塑胶圈、铁饼、玻璃瓶、塑料瓶和木棍等,还发现带有产自菲律宾标识的弃置物。《报告》发布的一张图片清晰显示,一个汽水瓶被丢弃在海底,而上面标签的条形码以“480”开头,表明产地为菲律宾。
水下散布的渔网
水下人为弃置物(条形码以“480”开头,产地为菲律宾)
非法“坐滩”军舰排放污水等是主要原因
经过分析推断,《报告》认为,仁爱礁区域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军舰非法“坐滩”及与其相关联的人类活动。
《报告》分析称,军舰“坐滩”过程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致命性破坏,其长期“坐滩”又对周边区域珊瑚的生长与恢复产生了较大抑制性影响。
在“坐滩”过程中,军舰会对礁盘产生剧烈撞击、切割和摩擦,致使船舶搁浅轨迹区内珊瑚礁和大型底栖生物遭到毁灭性破坏,形成的大量珊瑚礁碎块在船体周边堆积。受海流和波浪作用,这些珊瑚礁碎块和碎屑又覆盖或掩埋了附近的珊瑚和底栖生物。另外,由于珊瑚礁碎块翻滚,又阻碍了珊瑚幼虫的附着和生长。这些因素叠加,抑制了军舰周边受影响区域珊瑚的生长与恢复,特别是受外力影响大的分枝状珊瑚生长。
非法“坐滩”军舰北侧浮筒及其海底固定处死亡的珊瑚
与此同时,非法“坐滩”军舰锈蚀破损导致的重金属析出及舰上人员生活垃圾与污水排放等对珊瑚的健康生长造成了长期性危害。《报告》对比1999年5月军舰“非法”坐滩前各类调查的结果,发现仁爱礁海域重金属、油类、活性磷酸盐含量异常升高,说明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的锈蚀破损,以及舰上人员排放废油废水、焚烧和弃置垃圾等是其关键原因。
《报告》提到,菲渔船和军舰舰上人员在渔业活动中弃置的渔网渔线等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当弃置海中的渔网、渔线、绳索等缠绕在珊瑚表面时,不仅会造成珊瑚折断、死亡,还会导致珊瑚捕食困难、营养不良或易受细菌感染,进而影响珊瑚健康生长和繁殖。另外,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高级消费者如鲸豚类、海龟等大型动物误食这些渔业弃置物,或被其缠绕,都会导致这类大型动物健康受损甚至死亡。与此同时,菲律宾渔船和舰上人员在该海域的长期捕捞活动造成礁区甲壳类、双壳类、腹足类等经济型生物锐减。这都严重威胁到仁爱礁生态系统的健康。
《报告》认为,菲方军舰长期非法“坐滩”已严重损害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菲方应该将军舰清走,消除污染源,避免继续对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持续性和累积性危害。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陈相秒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而在此区域进行生态环境调查,也是中国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一种方式。调查结果显示,菲律宾军舰不仅在仁爱礁非法“坐滩”,并且排放废水、弃置垃圾,还没有采取应有的保护措施,已严重破坏了区域内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陈相秒认为,《报告》有力展示出,真正的区域生态环境“破坏者”的是菲方。
(责任编辑:娱乐)
-
7月28日晚,美股三大指数开盘集体飘红,黄金则直线跳水。伦敦金现一度跌近3300美元关口,为7月17日以来首次,日内跌超1%。 COMEX黄金期货收跌0.65%,报3314美元/盎司。COMEX ...[详细]
-
小暑之后不久进入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所谓“热在三伏”,民间也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伏天如何调节饮食作息、科学养生?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专家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 ...[详细]
-
4月份以来,北京住房租赁市场热度出现季节性回落。与3月份租赁“小阳春”相比,4月份住房租赁成交规模环比下降。而从市场特点来看,不仅可供租客选择的租赁房源变多了,而且在租金价格方面,租客“话语权”也有所 ...[详细]
-
高温天气,人体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毛孔扩张、出汗增多,此时若过度贪凉或忽冷忽热,极容易导致夏季感冒,即大家俗称的“热伤风”。 ...[详细]
-
△加沙地带资料图)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7月28日晚从以色列方面获悉,以色列内阁正在考虑对加沙地带实施全面军事占领,同时加强对该地区部分城市中心的围困。 据以色列第12频道报道,在当晚举行的有限安全内 ...[详细]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 李利红近日,女星林美秀患上“后天血友病”的信息,引起网友关注,什么是血友病?血友病不是遗传性疾病么,怎么还后天了?后天血友病:身体里上演的一部“无间道”血友病,是一 ...[详细]
-
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近年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显著升高,影响了40%的人群。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等。关于过敏性疾病,人们还有很多疑惑。为此 ...[详细]
-
作 者丨张敏编 辑丨张伟贤图 源丨图虫今年4月30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本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提出在执行现有住房限购政策的基础上,允许已拥有住房达到限购套数的居民家庭,到五环外新购一套 ...[详细]
-
原标题:玉渊谭天丨美国航母咋又双叒延期了 现在近一半在趴窝) 美国航母咋又双叒延期了 现在近一半在趴窝 来源:视频综合) 2025年7月,本应交付的美国 ...[详细]
-
财联社7月8日电,据报道,韩国空军8日表示,将派遣6架“F-15K”战机前往澳大利亚参加从12日至下月2日举行的多国联合军事演习“漆黑”Pitch Black)。今年的“漆黑”联演规模将创历史之最,共 ...[详细]